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绕梁余音(四)| 把人生揉碎, 唱进了歌里

发布日期:2021-11-12  来源:   点击量:

绕梁余音(四)| 把人生揉碎, 唱进了歌里

作者: jiaoyuyishu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2 11:41:47

音乐史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

代表作品: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春天》、《大海》、《意象集》室内乐曲:《弦乐四重奏》(1893年)、 《大提琴奏鸣曲》(1915年)、 《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年) 、《小提琴奏鸣曲》(1916年-1917年)

创作特征:他建造的那种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主要是采用完全没有半音关系的“全音阶”和许多在空气中根本听不见的“泛音”。德彪西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带有闪烁性的音响效果。

莫里斯·拉威尔

莫里斯·拉威尔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

代表作品: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

创作特征:他的音乐以描述身外之物为主,但不像标题音乐般刻意描写事物,而是远离象徵主义中深染的主观元素,以一种远距离、极度客观的立足点来创造音乐的印象。他虽与德彪西并称为印象乐派的大师,但是拉威尔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确犀利,他避开象徵主义中暧昧的光线与阴影,以大量的装饰效果点缀音乐结构。



Baidu
sogou